找到相关内容2416篇,用时8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杜顺和尚“华严法界观门“及其影响之研究

    杜顺和尚“华严法界观门“及其影响之研究  【文章作者】唐秀英  【指导教师】熊琬 教授  【文章页数】194页  【中文关键词】无尽缘起|真空观|理事无碍观|周遍含容观|六相|十玄门|四法界|相即相入...无尽法界缘起的意义。  “无尽法界缘起”之思想理论,首先建构在杜顺和尚“华严法界观门”中的“真空”、“理事无碍”、“周遍含容”等三观上。  一、真空观:即观“理法界”,以“会色归空”、“明空即色”、“...

    唐秀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1861985.html
  • 怎样解读《心经》

    转,心若真空,为到彼岸。遇事著急上火,生气发愁,悲伤恐惧等等,是此岸,坦然无事,心平气和,常乐常净,是非无动於心,是彼岸。实际上,幸福和痛苦,好与坏等,全在一人之心,佛说万法,不过是为人明心而说,法是...,生死所转为定。定乃心之用,无心何言定?定,心之假名,心达真空,无定无静,定静无非明心之法语,人的一生幸福,贫困,本属虚幻,百年之後不过是一把骨灰,完结了人的一生,留下来的,只是幻影虚名,世人把人生看...

    妙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14062569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4)

    不坏本相而自互相涉人无碍。如果以事法界为体,观之建立三观:理法界的真空观(从假入空观),理事无碍法界的理事无碍观,事事无碍法界的周遍合融观(后二是从空入假观)。  真空观有其四重次第。首先要会色归空。就是观察事物的究竟实况,所谓本性空寂,名为真空。这真空也就是法无我理。这法无我的真空不同于断空,也不是事物的现象,只诸法缘生无体就是真空。第二进一步即空明色,观察断空与实有是对立的,因而断空不能是实物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664553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㈢

    虚空。什么叫虚空?就是什么也没有,可是这是真空吗?不是的,这是顽虚空,凡夫所执着的这个虚空。 第二叫断灭空。这是什么呢?这是外道所执着的,外道不知道空的意思,说人死了就没有了,断灭了,也就空了,所以他有一个断灭空。 第三叫析法空观。二乘人修析法空观。析法就是分析这色就是色,心就是心,他不知道这些都是空的,所以就没有得到这种真空妙理,没有证得真空的妙理,所以在化城上停留,不向菩萨地位迈进,化城是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述

    |心经|非台颂解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2157271961.html
  • 念佛持名微妙

    真空,故所以非有。念佛持名就是第一义谛(又名胜义谛)。念佛圣号洪名,从念佛之有念而使众生达到无念之善巧胜异方便,有而非有,念而无念。虽然念佛之有念而达到无念,但不住于无念,非有而有,无念而念。仍然...。念佛持名是妙有,此妙有当体即真空真空必须由妙有来显现,所以真空即是妙有。不空(念佛之妙有)而空(无妄念即真空)、空(无妄念真空)而不空(而有念佛持名之妙有作用体现)。所以念佛持名是事相,完全在显现...

    西归子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242123264.html
  • 王本荣:佛学与科学的交会

    更正确的人生观。 1.宇宙无涯 真空非空 由现代宇宙学与物理学,我们了解宇宙是约在150亿年前的零时间,零空间为原点,随着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开展,形成了各种物质,也进化了生命,并不断的扩张为无垠的宇宙。佛经通称宇宙为“三千大世界”。《楞严经》对世界的定义:“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”,涵融了时间与空间的二元概念。科学己经证明真空也有产生物质的能力,真空是物质不存在的虚无状态,但一旦获得能量,就...

    佚名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6272937426.html
  • 佛教八面观体会

    一定会起作用。  体又分为二个部分,性体和质体。性体是空寂的,纯真无妄,是真空。虽是真空确能生万法,就是说真空之中能变化出种种物质,所以我们称它为“能变”。而质体却不能变出其它物质,它属于分析空,分析...“所见”,我是能见,相是所见,于是人我是非,烦恼执着什么都有了。  性体空而无质,却能生万法,我们常说真空不空,是说它具有“能生”、“能变”的意义。而且只要有体一定会显相,心地善良就会就会显一个善的相...

    愿 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4566028.html
  • 一音五觞谈金刚般若

    这个句式的般若味就出来了,“非”是离一切相(非实故真空),“是名”又何妨假有(非虚故妙有),故“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于是中无实无虚”,于一切相不取不舍,即此用离此用,真空即妙有,妙有即真空,即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2239164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的启示

    合时,合色非空;若空合时,合空非色。色犹可析,空云何合?汝元不知如来藏中,性色真空,性空真色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;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循业发现。世间无知,惑为因缘及自然性,皆是识心分别计度,但有言说,...色法学说乃至论典中的种种学说重加审视检讨的根据所在。也只有彻底破除了对于种种法相的执著,才能令人悟人“如来藏中,性色真空,性空真色,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”这个诸法实相、真如自性。经云“性色真空,性空真色...

    许锦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4040948.html
  • 密宗的概念

    的,因而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。  第一、以佛陀的心印传承为理论根据。即以流传了近三千年的佛教的真知灼见为依据。  第二、以佛法的中观见为究竟正见。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本性是“真空”,即非“空”亦非“有”;既非“非空”,亦非“非有”,由此认识宇宙的万物都是从“真空”显现出来的“妙有”。“妙有”是显现,“真空”是本性。   第三、以诸祖上师的口诀为修行法则。即以三密相应:手结印契,口持真言,意作妙观贯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044180.html